“5G+工業互聯網”正從相加走向相融,應用持續走深向實,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生動展示了我國5G與工業互聯網互促倍增發展的良好態勢。實踐表明,加強部門協同、央地聯動、跨行業融合、多主體協作,打好“團體賽”是“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取勝之匙。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5G和工業互聯網發展。2020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賀信中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太原組織召開了采礦行業“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
會議期間召開了“5G+工業互聯網”座談會,座談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主持,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制造企業、解決方案集成商等分享了“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業應用的實踐、經驗、挑戰,并就更好地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進行交流研討。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烈宏參加座談并做總結講話。
部門協同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共筑“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環境。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與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5G+工業互聯網”在垂直行業落地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導,構筑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工作合力。在座談會上,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介紹了各自領域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工作情況和實踐經驗。202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發布《“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在危化品、礦山等領域積極推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試點,取得初步成效。應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副司長李愛平在發言中指出,“5G+安全生產是提升安全生產監管領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手段”。2020年,國家能源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聯合制定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已圍繞煤礦、電網、能源裝備制造等6個行業梳理確定生產控制、智能巡檢、運行維護等27個典型應用場景。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張彥文處長表示,后續將繼續打造能源領域的5G示范性應用、加快培育能源領域的“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持續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據了解,2020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發布了《有色金屬行業智能礦山建設指南(試行)》《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冶煉工廠建設指南(試行)》《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加工工廠建設指南(試行)》,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有色金屬行業的集成創新,開展“5G+工業互聯網”在露天/地下礦山無人駕駛、遠程協作等重要場景的融合應用,大力支持“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央地聯動
聚焦地方實際,調動優勢資源,探索“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路徑。
2019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引導產業界提升網絡關鍵技術產業能力、創新應用能力、資源供給能力。作為我國煤炭生產大省和能源基地,山西省積極落實政策要求,扎實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座談會上,山西省工信廳、省通管局匯報了山西省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工作情況。截至目前山西省已開通5G基站16000余座,通過“5G+工業互聯網”助推煤礦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打造新元煤礦、龐龐塔礦等多個標桿案例,形成示范效應。據了解,除山西以外,陜西、甘肅、河南、內蒙古、山東等地也在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探索利用“5G+工業互聯網”驅動采礦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跨行業融合
打通行業壁壘,深化融合應用,持續拓展“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空間。
目前,采礦行業發展面臨著需求增速放緩、環境制約趨緊、要素成本上升、安全生產壓力大等諸多挑戰,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礦山全流程數字化勢在必行,對“5G+工業互聯網”應用需求十分迫切。中國礦業聯合會副會長吳國華在座談會上表示,“5G+工業互聯網”為礦山裝上智慧的大門,將賦能采礦行業數字化轉型,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平臺優勢和橋梁作用,借鑒“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行業的成功應用經驗,加強對采礦企業的引導和服務,強化跨行業協同和應用技術創新,助力智慧礦山建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蔣亞非表示,華為作為跨行業合作主要參與者,積極響應國家的2030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的要求,與產業各方協同推進“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行業規模應用,幫助礦企減員提效。據了解,除了采礦業以外,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電力行業五大國民經濟重點行業也在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了一批典型應用,形成了規模復制推廣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應用潛力。
多主體協作
加強供需對接,開展聯合攻關,持續壯大“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動能。
本次現場工作會上,中國移動集團、中煤科工、東方國信相關負責同志詳細介紹了多主體合作推進“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行業成功應用經驗。中國移動集團副總經理高同慶表示,產學研用協同構建“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是加速應用發展和推廣部署的重要動力,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各方已經拓展了近100個5G智慧煤礦項目,覆蓋了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礦等多種類型。中煤科工常州研究院首席專家霍振龍在發言中肯定了“5G+工業互聯網”在煤企應用的成績,也分析了“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行業應用面臨的網絡架構、技術標準、設備研發以及部署成本等問題,建議各方協攻關加速解決制約應用復制推廣的技術瓶頸。東方國信副總裁敖志強在發言中表示,必須將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與采礦技術深度融合,促進礦井人機料法環高效協同,解決采掘、運輸等關鍵環節的難點問題,才能切實提高煤礦生產智能化水平。
劉烈宏在現場座談總結講話中強調,我國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5G技術、產業、應用均邁入無人區,特別是面向工業,推動5G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沒有先例可尋、沒有經驗可見、沒有標準可依,需遵循移動通信技術演進、網絡建設、市場發展的規律,立足國情,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5G發展之路。
劉烈宏要求要進一步加強部門協同和央地聯動,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制造企業、科研院所等產業各方要積極下場參賽,不斷深化行業融合應用,推動形成主體多元、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打好“團體賽”,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