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工業互聯網作為轉型的方法論和關鍵路徑,走過了“從0到1”的概念普及階段,迎來了“從1到100”的實踐深耕階段。面對數字化浪潮,工業互聯網應用到底有怎樣的進展和變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入研究產業界應用探索現狀,基于國內外1015個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的梳理總結以及自身業務實踐,形成全方位、多視角的分析結果。
2020年,我們用四張圖、725個案例帶你了解工業互聯網應用現狀,2021年,我們繼續基于以下1000+國內外工業互聯網及案例梳理數據
從以下5個視角
1. 應用場景
2. 應用深度
3. 國內外對比
4. 垂直行業
5. 新技術探索
用9張統計圖表
第一張:應用場景與深度分布
第二張:國內外場景分布
第三張:國外應用場景與深度分布
第四張:國內應用場景與深度分布
第五張:主要行業分布
第六張:裝備制造業應用分布
第七張:原材料行業應用分布
第八張:消費品行業應用分布
第九張:5G/AI等新技術應用
對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工業互聯網應用現狀與新進展來一次 “深度觀察”
傳統業務優化仍然是工業互聯網賦能的主陣地
生產經營領域“逆勢上揚”,工業互聯網向產品研發、質量管理等高價值領域及生產核心環節深度滲透
工業互聯網“連接”特性凸顯,推動企業多環節協同與更大范圍的優化創新
# 國內外有哪些應用差別?
國外基于較高的數字化基礎,在生產管控和經營管理領域開展大數據建模的深層次優化,我國兼顧數字化補課
設備運維服務中,國外高價值設備+復雜分析應用顯著領先我國
國外在數據驅動的產品工藝研發環節應用全部領先我國
國內在共享制造、個性化定制、產融創新等模式創新方面更為活躍
# 具體看,國外應用情況如何?
產品工藝研發領域成為新模式創新高地,數據深度分析的各類新場景不斷涌現
基于數據提供產品運行優化服務發展形勢較好,成為近期重點關注領域
# 國內應用情況如何?
由于我國機理模型較為缺乏、各環節打通初步實現,導致產品工藝研發與多環節協同等模式的應用深度與國外差距較大
質量管理、能耗排放管理等部分傳統重點領域優化價值大、切入門檻相對較低,深度應用探索增速可喜
# 不同行業的應用覆蓋對比?
裝備制造行業仍是工業互聯網應用最廣泛的領域
原材料行業應用小幅增長,其中鋼鐵行業增幅較高
工業互聯網向非制造領域延伸,能源電力數字基礎較好,滲透應用相對領先
# 裝備制造業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
圍繞產品的研發設計與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價值提升的關鍵
運維與服務環節中,依托智能化裝備打造用戶入口,建立新型技術服務體系趨勢明顯
# 原材料行業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
能耗排放優化、設備與安全生產管控始終是行業核心需求與痛點
利用AI/大數據技術開展制造工藝等技術創新應用,近兩年占比提升相對較高
通過電商平臺、產業鏈平臺等提高交易資源配置效率
# 消費品行業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
通過生產經營管理與協同優化提升全環節柔性化水平
新模式新業態逐步成為價值最大化的關鍵,快速獲取用戶需求后通過模式創新增加用戶粘性,甚至實現自身服務能力外擴
# 5G、AI、區塊鏈這幾個典型技術應用探索集中在哪些領域?
AI/大數據應用滲透率超過28%,成為設備資產管理與生產深度優化的核心驅動
5G應用初具規模,滲透率超過10%,推動遠程操控、場景識別、互動交流等能力提升
區塊鏈等仍處于應用的初期,在金融交易服務、多環節協同優化等領域不斷開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