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模型伙伴計劃”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聯合29家單位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起的互操作生態活動,重點圍繞技術研討、標準互認、信息模型庫、評估評測、案例示范、產業對接等開展工作,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4年3月15日,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活動在深圳舉辦。本次活動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圍繞數字化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等展開分享和研討。
會議現場
與會單位圍繞政府政策、數據融合互操作、云平臺等方面展開交流和對接,并分別就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路徑、信息模型賦能、未來建議等進行主題研討。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字化轉型的趨勢與挑戰日益凸顯。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客戶需求的多樣化,以及創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中小企業急需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數據,融合互操作是數據應用關鍵,也是中小企業亟需提升的一環。伙伴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指出,信息模型是互操作的基礎技術,是工業互聯網世界的“普通話”,與云平臺協作,可實現信息技術與多元場景的數據互認、連接互通,高效助力企業數字化發展。
專家分享(一)
搭建好融通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是推動中小企業轉型的有效手段,平臺的成功搭建與運營,需要政府搭臺子,建平臺,做好服務及監管。伙伴單位華為專家表示,面對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華為在全國20多個省區,與各地政府聯合共建超過170個華為云創新中心,構建建“平臺+服務+標準”的供需對接服務平臺,累計為全國5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數字化轉型服務。面向中小企業需求場景,共計孵化超過100個創新型解決方案并進行驗證推廣復制,也積累了近4萬個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例舉了在廣東深圳、山東、重慶等多地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標桿案例。
專家分享(二)
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會議提出,數據互操作性是實現信息共享的基礎,云服務作為數據中轉樞紐,將軟硬件功能模塊相連,借助云服務的互操作將為企業帶來新應用、新模式和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建立企業數據互操作標準,使其數據能夠全面融入到產業鏈、供應鏈,并作為服務商提供解決方案的基礎;二是發展“大手拉小手”模式,搭建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服務平臺,形成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市場主導發展模式;三是鼓勵研發互操作產品和服務,企業在云平臺服務開發過程中,考慮接口、數據格式、語義等的適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