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專家續合元出席產業數智創新生態會議,并作題為《推進數據融合應用,加速產業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
續合元表示,我國產業處于數字化、智能化創新發展階段,數據和數字技術扮演著重要角色。數據作為新階段的“石油”,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而數字技術,如人工智能等,則被視為數據加工的“引擎”,二者相互借力,共同驅動產業這輛大車創新前進,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動能。
“產業創新發展需要聚焦產業鏈全場景,夯實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產業鏈協同等數據融合應用的3個環節”。續合元指出,基于數據的分析優化能夠對傳統物理的研發設計環節進行有效補充,縮短新技術產品研發周期。同時,通過對生產管理環節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輔助人工智能決策。在產業鏈協同環節,可以構建跨企業的數據流轉共享體系,支持資源優化配置。三個環節層層遞進,通過推進數據融合應用,加速產業創新發展。
在實施路徑方面,推進數據融合應用需要構建3大能力。首先,數據傳感是獲取數據的基礎,當前,數據傳感呈現網絡化、智能化、微型化、高精度化的“四化”發展趨勢,通過自組網、先進傳感和數據預處理等技術,支持數據融合接入。其次,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數據治理體系是保障數據質量的關鍵,支撐基礎是數據治理工具,核心要義是數據建模、數據存儲和數據管理。最后,構建基于信息模型的數據互操作能力,實現數據共享流轉。
2021年,中國信通院、華為等30家單位以建設工業數據融合應用生態為宗旨,聯合發起了“信息模型伙伴計劃”,推動智能傳感、數據治理、信息模型等技術聯合研制、標準互認、開放共享,全面助力產業數字化創新發展。截至目前,該計劃已推動云平臺、新型工業軟件、操作系統等在電力、化工、裝備制造、電子、鋼鐵等重點行業應用,形成20項應用案例,研制標準20余項,組織完成3批次產品互操作評測活動。
面向產業數智化發展需求,續合元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鼓勵智能傳感、數據治理、數據互操作等基礎標準研制,以重點領域、重要環節的數據共享流轉為牽引推進標準研制;二是研發數字技術和產品,加強新型工業軟件、操作系統等產品布局,推動產品應用;三是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等數據服務基礎設施,鼓勵企業研發具備公共服務能力的產品;四是打造數據融合應用生態,加強標準互認、信息模型共享產業生態建設等,推動數據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