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專題論壇在沈陽成功舉辦。來自工業互聯網標識領域的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羅松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進行了深度解讀,并對全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以及應用情況作詳細介紹。
羅松表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標識是物理實體在數字世界的“身份證”,是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關鍵紐帶,可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數據,賦能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與網絡化發展,實現數據要素“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家”的智能互聯。2024年1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等十二部門近日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標志著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發展開啟了新篇章,將為我國經濟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提供堅實的支撐。
當前,標識解析體系伴隨工業互聯網發展已步入規?;瘧玫年P鍵階段。羅松指出,自2018年起,中國信通院作為工信部的支撐單位,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數字身份體系。現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建設了5個國家頂級節點并持續穩定運行。在南京、成都建設的2個災備節點也已上線運行。截至目前,接入國家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達366個,接入的企業節點數量439595家。其中,二級節點分布于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47個行業。累計標識注冊量為5869億個,累計主動標識載體已部署3218萬枚,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為1.9億次。標識解析體系“夯基架梁”工作已基本完成,發展重點從“建”轉到“用”上。
《行動計劃》基于新階段、新要求,對標識解析體系做出了新部署。羅松表示,《行動計劃》重點強調了兩個目標:一要在技術底座、架構、設施上、技術方面實現自主可控;二要面向包括產業鏈、價值鏈、原材料、消費品等重點領域,擴大標識行業應用的廣度與深度。同時,標識解析體系服務企業數突破50萬家,在60個行業應用推廣標識解析體系,累計注冊量突破6000億個,日均解析量達3億次以上,主動標識載體部署超過5000萬枚,骨干企業應用普及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行動計劃》明確提出7項重點任務:
一是貫通產業鏈供應鏈。要加強標識解析系統與工控系統、工業軟件、管理系統的適配,推動企業內生產、加工、運輸、檢測等環節上標識,發揮行業“鏈主”企業帶動作用,推動關鍵環節標識化,實現全產業鏈上下游數據互通。羅松表示,借由標識解析技術,可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環節數據的互通有無,幫助企業明晰產供鏈的關鍵環節、核心風險,讓企業的升級改造更加有的放矢。
二是全面賦能消費品“三品”戰略。要加快推進輕工、食品、紡織、消費電子和鋰電池等消費品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消費品全產業鏈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推進消費終端適配工業互聯網標識,探索利用工業互聯網標識構建消費大數據平臺。羅松指出,中國信通院已與工信部消費品司建立了消費行業數字化和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數據中心,可為企業提供多類公共服務,并能對企業的發展進行精準診斷,提供針對性改造方案。
三是促進數字醫療整合。要支持藥品、醫療器械等醫用產品重點領域接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重點推進醫用產品相關信息平臺的數據匯聚和可信認證工作,加速標識解析體系與藥品追溯碼、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體系深度融合,促進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資料可信共享,探索拓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與藥品追溯碼、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在監管方面的融合應用。對此,羅松表示,高兼容、低門檻是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的一個主要優勢,醫療行業無需改動原編碼,僅需通過技術手段增加前綴,介入到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中,即可享受標識體系帶來的多方面便利。
四是完善綠色低碳管理。要利用標識解析體系支撐完善碳排放數據計量監測、碳足跡管理、碳交易體系,打造推廣“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目前,中國信通院面向電池行業推出了產品數字護照(DPP),通過為每塊電池賦予獨有的二維碼,可以輕松獲取包括碳排放、可回收材料占比等信息,既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又增強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五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鼓勵引導關鍵領域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主動標識載體部署,推進企業高風險、高價值設備接入標識解析體系,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唯一身份、精準定位和數據互通的作用,加強企業安全生產信息互聯共享,推動提升企業關鍵設施設備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羅松表示,公共安全管理事關國計民生的長治久安,而借助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有望進一步推動高風險設備的統一接入,從而加強信息互聯和設備管理,提升國民安全預警能力。
六是提高城市數字化水平。要探索建設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建筑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推動水、電、氣、熱等領域利用主動標識載體技術,推動標識技術與城市信息模型(CIM)的融合發展,圍繞城市交通、物流運輸、文體設施、政務服務、國土空間規劃等領域探索建立相關設備資產的一碼通標識解析標準體系和可信資產服務網絡。
七是推動產業集群升級。要推動工業互聯網進園區、進基地、進集群,深化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重點產業發展載體的應用推廣。羅松指出,借由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的方式,將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接入到園區中的企業中,可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基礎技術支撐。
最后,羅松表示,中國信通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行動計劃》的要求,增強與各行業合作伙伴的協同交流,致力于形成標識賦能千行百業的規?;底纸洕呐畈l展。
文章來源:工業互聯網標識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