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AII”)、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智能+學院支持的“工業互聯網成果線上發布會”順利召開。發布會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20家直播平臺同步直播,截止4月25日,觀看人次高達467.6萬(含回放)。
AII首次采用線上直播方式發布《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文字版)等9本白皮書,內容涵蓋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園區、網絡、標識解析、邊緣計算、信息模型、工業智能、數字孿生等8大方向。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主動標識載體技術白皮書》的看點回顧。
白皮書導讀
聚焦突破標識解析入口難題,規范和指導工業互聯網主動標識規模化落地應用
條形碼等技術,但即便是采用射頻電子標簽技術,也無法像在移動通信網絡中那樣,手機等智能終端都可以使用用戶身份識別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來隨時隨地的建立可識別的連接。因此,將通用集成電路卡、芯片、模組、終端等信息通信技術引入工業互聯網標識載體,有利于工業互聯網標識相關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和低成本化,進而有利于工業企業供應鏈管理、生產流程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核心能力升級。
白皮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概述,主要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標識載體的相關概念,以及本白皮書的研究范疇。第二部分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載體關鍵技術及其演進趨勢,主要包括一維條形碼、二維條形碼、射頻識別、近場通信等被動標識載體關鍵技術,以及通用集成電路卡、芯片、模組、終端等主動標識載體關鍵技術。第三部分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載體產業生態及其發展現狀,主要包括產業鏈、市場規模的梳理,以及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形成的產地圖。第四部分為基于主動標識載體技術的典型工業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可信數據采集、數據融合、統一身份認證、接入安全認證等。最后第五部分對工業互聯網載體技術和產業發展提出若干建議。
發布會專家觀點
在發布會中,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技術研究部副主任池程首先對白皮書進行詳細解讀,隨后由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物聯網專家賈雪琴、阿里云智能IoT安全解決方案總監鄭景鑫為觀眾進行觀點分享。
池程
標識載體,就是指承載標識編碼資源的標簽。根據標識載體是否能夠主動與標識數據讀寫設備、標識解析服務節點、標識數據應用平臺等發生通信交互,可以將標識載體分為主動標識載體和被動標識載體兩類。主動標識載體可以嵌入在工業設備內部,具備聯網通信功能,能夠主動向標識解析服務節點或標識數據應用平臺發起連接,而無需借助標識讀寫設備來觸發。未來將進一步加快推動主動標識應用和推廣,加強核心技術研究,構筑標識產業生態;完善核心標準體系,加強國際標準合作;立足垂直行業需求,聚焦聯動發展創新;構建安全防護體系,保障標識數據安全,以切實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產品和應用的規模化、標準化和低成本化發展,保持國內標識載體市場規模逐年穩步提升良好態勢。
賈雪琴
主動標識載體作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礎性的技術之一,主要是解決如何將工業互聯網標識與工業設備進行綁定,如何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來增強數據來源的可信度,如何使能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數據融合等問題。工業互聯網標識是工業互聯網網絡的基礎技術之一,基礎電信運營商承擔著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使命,中國聯通積極參加了標識解析體系建設。
鄭景鑫
標識的核心就是識別物的身份,標識在應用領域最主要的風險就是惡意的復制和篡改,所以標識載體的安全性也直接決定了標識的安全性。阿里云Link ID2解決了工業場景里數據采集可信、數據流通可信的兩大問題。通過可信計算、密鑰技術為系統提供設備接入的身份認證、安全連接、業務數據加密等端到端的可信接入能力,可以賦能工業設備采集安全,提供統一設備身份認證,提供可信數據傳輸,提供密鑰基礎設施,從源頭上保證工業數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服務數據流通,實現萬物互聯。目前該產品已廣泛應用到工業領域。
解讀全文如下
發布會直播回放
1、電腦端:點擊下方鏈接,觀看回放
2、手機端: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回放
發布會福利活動
近日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分享發布會中嘉賓的演講材料,歡迎大家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公眾號相關文章中踴躍回復,我們將選取精選留言,送出工業互聯網叢書,期待你的參與!